查看原文
其他

跟老照片穿越80年,重回“七七”现场

2017-07-07 黄加佳 北京日报▪旧京图说

文 | 黄加佳      图 | 秦风老照片馆、FOTOE、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1937年7月7日,驻丰台日军第一联队第三大队第八中队中队长清水节郎,在日记里写下这样一段话:


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没有月光。星空下,可以隐约看到远处宛平的城墙和附近不时移动的中国士兵的影子。这是一个寂静的夜晚。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寂静的夜晚。午夜时分,冀察政务委员会外交委员会接到了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的电话。松井称,正在卢沟桥演习的日军,仿佛听见驻宛平城内之军队发枪数响。演习部队一时混乱,以致一名士兵丢失。日军要求进入宛平城搜寻。


29军军部拒绝了日军的无理要求,并答复说:卢沟桥是中国领土,日本军队未经我方事先同意而在此演习,已经违背了国际公法,妨害我国主权,走失士兵我方不能负责。


法国《画报》(L’ Illustration)关于北平的报道,标题:北平的紫禁城。法国摄影师在飞机上拍摄的这张紫禁城全景,可以清楚的看到紫禁城内及周边的布局,远处可见天坛和先农坛。



1937年8月7日,英国《伦敦新闻画报》(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关于沦陷后的北平城的报导,标题:俯瞰在中国北方战斗中被国民政府遗弃的北平。记者在标题中用了“Abandoned”一词,深切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国民政府不应该在中日冲突中持退让立场,古老而美丽的北平城不应轻易的拱手让与日本侵略者。所选配图也紧扣这一主题,图为天坛。


北海。


前门。


1937年8月5日,德国《柏林画报》(BerlinerIllustrirte Zeitung)关于卢沟桥事变的报导,标题:北平:决定的时间。这份德国报纸用一名举着白旗的警察前往宛平城为日军送信的照片做头版封面,极有象征意义。宛平城内是中国守军,透过门缝可以看到门后堆着高高的沙袋。



第二十九军大刀队士兵在战壕中准备拼杀。年轻的脸庞,视死如归的表情和闪亮的大刀,把中国人的抗日决心传递给欧洲读者。本片刊于1937年8月27日法国《世界之镜》杂志的封面。


▲第二十九军战士身背大刀举枪防守,远处是平汉铁路桥。


大门紧闭的宛平城。



抗战馆收藏的老照片,1937年7月的天空。



双方的交涉一直持续到7月8日凌晨5时许。借着熹微的晨光,日军突然向卢沟桥一带的中国军队发起了进攻。炮火向宛平县城狂轰乱炸。中国守军第29军第110旅奋起抵抗,吉星文团连续三次击退日军的进攻。日军第3大队直扑回龙庙和附近的铁路桥。


日军悍然挑起卢沟桥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7月8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电全国:“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并且提出了“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蒋介石提出了,“不屈服,不扩大”、“不求战,必抗战”的方针。


驻守北平的二十九军战士肩上背着机枪子弹袋,挂着传统的中国大刀。刊于1937年8月28日英国《伦敦新闻画报》。这张生动的脸,就是80年前冲在抗日第一线勇士。


驻宛平的中国军队紧急奔赴卢沟桥战场。


传令的士兵。


宛平城一片肃杀。


1985年修复宛平城墙时,在城墙下出土,由建筑公司交给当时的卢沟桥文物所,后转交抗战馆。


第29军军事训练团制作的北平南苑抗日纪念章。


抗战馆收藏的抗日将士用的大刀。


1936年1月18日,法国《画报》(L’ Illustration)关于中国国内形势的报道。为推行侵略,日本扶持殷汝耕等人成立傀儡政权“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图为伪政权的主要人物合影,中间穿传统马褂者为殷汝耕。这些人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对于在卢沟桥战斗中英勇抵抗的第29军,全国各界也给予极大的声援。各地民众纷纷组织团体,送来慰问信、慰劳品;平津学生组织战地服务团,到前线救护伤员、运送弹药;卢沟桥地区的居民为部队送水、送饭,搬运军用物资;长辛店铁路工人迅速在城墙上修好防空洞、挖好枪眼,以协助军队固守宛平城……



1937年8月28日,英国《伦敦新闻画报》(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关于“七七事变”中东交民巷“使馆区”情况的报导。日军进入北平时,法国大使馆加 强警备,图为法国大使馆对出入使馆的人,加强盘查工作。


1937年8月28日,英国《伦敦新闻画报》(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关于“七七事变”中东交民巷“使馆区”情况的报导。图为一艘挂着美国国旗的轿车,协助运动中国的伤兵。日军攻打北平期间,西方国家保持中立,同时在人道的立场上,尽量协助受伤的中国百姓。


慰劳团。



1937年8月7日,英国《伦敦新闻画报》(TheIllustrated London News)关于“七七事变”的报导,标题:中日在北中国的冲突和北平的防御。除了德国记者,英国记者也非常关注北平的局势,实际上整个欧洲都在通过报纸关心这座历史名城的命运。图为紧锁的城门。


英国摄影师拍摄的身背大刀的29军士兵。


卢沟桥。


被日军炮击过的宛平城政府。


1937年7月7日,北平宛平卢沟桥上的守军。


卢沟桥边的中国守军。


当时,许多西方媒体驻北平记者,也纷纷把镜头对准了抗战中的中国军民。英国《伦敦新闻画报》(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法国《画报》(L’llustration)、《世界画报》(Le Monde Illustre)、美国《生活》杂志(Life)、意大利《星期日信使》等主流新闻画刊都大篇幅报道了北平的战事。这些外国记者的图文报道,为我们留下了中国军民抗击外辱的宝贵一幕。其中,1937年8月27日法国《世界之镜》的封面尤为引人注目。年轻的脸庞,视死如归的神情,以及闪亮的大刀,传递了中国人抗战的决心。这张照片在欧洲读者中引起了巨大反响,从而使欧洲社会对抗战中的中国给予很大同情。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伟大序幕伴着这首激昂的歌曲,伴着将士们身背大刀的背影,伴着全国人民坚毅的目光由此拉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